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主办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已建造并将继续建造大量的大型风敏感结构。这些结构包括大跨桥梁、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以及大跨空间结构等。风荷载是控制这些大型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设计的主要因素。结构风工程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国家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结构风工程专业人才。
结构风工程研究近年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已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她涉及气象学、空气动力学及气动弹性力学、结构工程学、振动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国际结构风工程学会和中国结构风工程学会分别于上世纪 60 年代和 80 年代成立。国际上已有数本结构风工程专业学术期刊。结构风工程学科本身的发展还将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项海帆院士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同济大学结构风工程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有较高的声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大、中、小三座边界层风洞,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其中大风洞规模为世界同类风洞第二。近年来,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基础研究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百多个重大工程(上海南浦、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铁路南站、一大批体育场馆和机场航站楼等)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一批奖项,在国内外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数十篇论文发表于本学科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分获 2000 年和 2002 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本学科指导教师中,两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人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负责人之一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同济大学结构风工程学科博士点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博士研究生,推动学科发展、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